星空体育2024年10月,《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获国务院批复,沈阳城市性质首获国际化定位——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。
7月10日,备受期待的《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(2025—2035年)》全文正式公布。这一份沉甸甸的行动纲要,擎画了沈阳未来的宏伟蓝图,提到了一批大项目。
沈阳桃仙国际机场,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。数据显示,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为2374.4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5%。
2024年哈尔滨太平机场旅客吞吐量与沈阳“相差无几”,但其已升级为东北首个双跑道机场。面对区域竞争与自身发展需求,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建设刻不容缓。
未来,随着桃仙国际机场第二跑道的落成,沈阳有望超过哈尔滨,成为东北航空“第一城”,进而升级为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。
据悉,沈辽鞍城际铁路将串联起沈阳、辽阳、鞍山三市,并途经苏家屯、灯塔、首山等多个节点。
虽然鞍山、辽阳等地的小站如苏家屯、灯塔、首山等单站客流量并不大,但它们汇集起来构成了庞大的潜在客流市场星空·综合体育,并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并且,城际铁路能够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,解决沿线居民的短途出行难题。城际铁路的建设,不仅能够提供更精准、高效的运输服务,还能有效推动沈阳都市圈建设,同时对鞍山、辽阳等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。
沈白高铁正处于联调联试阶段,9月份将进行试运行等一系列测试、验收等环节,预计年内可正式投入运营。
沈白高铁开通运营后,对畅通区域经济循环、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、服务支撑新时代东北振兴,都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。
届时,沈阳、北京至长白山的列车最短运行时间将分别压缩至1.5小时和4小时以内。
秦沈高铁二通道项目是国家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“沿海通道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东北地区进出关和环渤海走廊客运主通道。
项目西起秦皇岛市秦皇岛北站,向东经辽宁省葫芦岛市、锦州市、盘锦市,终至沈阳市沈阳西站。项目将有效打通东北进出关通道瓶颈,成为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强力引擎。
秦沈高铁二通道项目与衔接的哈大高铁、津秦高铁,北接哈长城市群,南接辽中南城市群,西连京津冀协同发展区,辐射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,进一步缩短东北地区与京津冀、长江经济带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。
做好京哈高速公路改建提升和秦皇岛—沈阳等高速公路新建项目相关服务保障工作
近期,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改扩建工程传来好消息,沈山段北京方向建设稳步推进星空·综合体育,已正式进入通车倒计时。预计7月底,项目北京方向将实现通车,9月底,将实现双向十车道通车,整体工期提前一年。
通车后,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状况,大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,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秦沈高速公路将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,提升京哈走廊基础设施服务容量和水平。
新阜高速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阜新至沈阳的公路通行时间,对进一步完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公路交通网络,加快建设推进“一圈一带两区”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。
2025年6月30日,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运营。沈阳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204公里,不仅让城市的地铁线网向东延伸,更在沈城东部构建起文旅融合、都市圈区域联动的格局,推动城市能级跃升,勾勒出沈阳城市发展的崭新图景。
东延线的开通,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目前,沈阳地铁正在加快推进3号线号线号线(张沙布-丁香街)等在建工程,持续刷新建设“进度条”。明年,沈阳地铁三号线东段将开通运营。
近日星空·综合体育,有网友在人民网《领导留言板》上咨询地铁第四期规划进展,官方回复称:“市城乡建设局统筹推进《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》编制报批工作,已完成规划方案编制工作,正积极会同市发改委加快对接推进规划省内初审工作,最终需报国家发改部门获得正式批复。”
当沈阳的城市性质由“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”升级为“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”之后,城市建设管理也得到了高质量发展。
沈阳今年将全力以赴构建北方特色公园城市,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更舒适、更幸福、更自豪。
很多人都知道,沈阳划定35个核心发展板块,涵盖滨水特色功能区、城市更新行动区、高新产业聚合区、公共服务中心区。
沈阳市积极推动城市核心板块规划建设,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片区,集约高效利用土地,以点带面,将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。
今年4月底,随着速滑馆B区作业区段地下顶板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结束,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重点工程——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项目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如期完成,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又跨过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节点。
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作为“十五冬”冰上项目的“主战场”,建设进展备受关注。运动中心主要包括冰上综合馆、速滑馆、媒体中心3座单体建筑,是集速度滑冰、花样滑冰等冰上运动于一体的场馆群,总建筑面积约26.38万平方米。2024年11月17日,运动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。
照计划,运动中心项目将于今年7月末完成土建结构施工、9月末完成钢木结构施工、10月末完成幕墙外立面施工,确保10月30日实现“暖封闭”,为场馆内部冬季施工打下坚实基础。
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把沈阳作为旅行目的地,西塔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“国际美食街”和著名的朝鲜族风情街,以烟火气氤氲国际范,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慕名前来。
西塔街区有企业、个体户近2000家,除了300余家餐饮类店铺外,还有1000家左右贸易类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200余家时尚服饰店,25家休闲娱乐店等业态星空·综合体育。西塔街白天人流熙攘,入夜霓虹闪烁,呈现出购物、美食、时尚汇聚的活力景象。
位于和平区的老北市于1636年始建实胜寺后开埠,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。近年,老北市通过改造提升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、民俗民艺以及近400家特色文商旅业态一一呈现还原,形成极具吸引力的“最沈阳”文化地标。
这条始建于1919年、全长3公里的老街,是沈阳欧式建筑保存相对完整的街区,多种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汇聚于此,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建筑艺术长卷。
近年来,和平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从交通、市政、景观、文化等四个板块入手,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,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沈阳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新IP。今年4月,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,百年中山路已完成一次华丽蝶变星空·综合体育。
加快建设20条特色文化产业街区 打造沈阳方城、红梅文创园、1905文创园等文创品牌
沈阳方城总面积1.69平方公里,是沈阳2300年城市发展史的空间浓缩,也是名副其实的建城之始、人文之根、商贸之基。
沈阳方城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。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和近400年历史、全国最早的商业步行街沈阳中街;还有汗王宫遗址等省市级文保单位16家,吉顺丝坊等历史风貌建筑17处,王府、两院六部等文化记忆点57处,老边饺子等传统老字号19家,四平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,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。
红梅文创园是在原沈阳红梅味精厂老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,13处遗存工业厂房由“味蕾工厂”变身成为文创产业的新项目。
园区内最老的建筑、始建于1939年的生产原料库,现在是可容纳千人的LiveHouse;原来红梅味精厂的发酵车间,如今变成了发酵艺术中心,每年承办各类艺术展览、文化交流活动等100余场次。